• 网站首页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 / 中医药膳常识 / 中医常识
    中医常识

    药膳理论——八纲辨证(二)

    2018/7/31 9:10:46 次浏览 分类:中医常识

    八纲,即指阴、阳、表、里、寒、热、虚、实八类证候。通过对四诊所取得的材料,进行综合分析,进而用阴、阳、表、里、寒、热、虚、实这八类证候归纳说明病变的部位、性质以及病变过程中正邪双方力量对比等情况的辨证方法,就是八纲辨证。   

    八纲辨证


    (三)虚证、实证的临床表现、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   

    虚实辨证,是分析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。   

    1.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   

    虚证,虽有阴、阳、气、血虚损的区分,但凡属虚证,皆为人体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。虚证的形成,有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两个方面,但以后天失于调养为主。如饮食失调,后天之本不固,七情劳倦,内伤脏腑气血,房事过度,耗散肾脏元真,或久病以及失治、误治损伤正气等,均可致成虚证。   

    由于虚证有阴虚、阳虚、气虚、血虚等多种证候的不同,所以临床表现亦极不一致,很难概括全面。常见的有:面色苍白或萎黄,精神萎靡,身疲乏力,心悸气短,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,自汗盗汗,大便滑脱,小便失禁,舌上少苔无苔,脉虚无力等。以症状表现为不足、虚弱为辨证要点。   

    2.实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   

    实证是由邪气过盛所反映出来的一类证候。形成实证有两方面的原因,一是外邪侵入人体,一是由于内脏功能失调,代谢障碍,以致痰饮、水湿、痰血等病理产物停留在体内所致。一般说来,实证虽属邪气过盛所致,但正气犹能抵抗,未至亏损的程度,故实证往往表示邪正斗争处于激烈的阶段。   

    由于实邪的性质及所在部位的不同,实证的临床表现亦极不一致。主要有:发热,腹胀痛拒按,胸闷烦躁甚至神昏澹语,呼吸喘粗,痰涎奎盛,大便秘结,小便不利,脉实有力,舌苔厚腻等。以症状表现有余、亢盛为辨证要点。   

    3.虚证和实证的鉴别   

    虚指正气不足,虚证便是由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。实指邪气过盛,实证便是由邪气过盛所表现的证候。一般来说,外感初期,证多属实;内伤久病,证多属虚。临床症状表现有余、亢盛的,属实;表现为不足、虚弱的,属虚。其中声音气息强者为实,弱者为虚。痛处喜按为虚,拒按为实。舌质苍老为实,胖嫩为虚。脉实有力为实,脉弱无力为虚。   

    4.虚证和实证的关系   

    虚实两类证候,它们不是孤立、不变的,而是互相联系、可变的。虚证和实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,也可以同时并存。实证状态下,由于失治或误治,如大汗、大吐、大下之后,耗伤阴液,损伤正气就有可能转为虚证;如身体虚弱,脏腑功能失调,代谢障碍,以致痰、血、水、湿等病理产物滞留为病,可形成虚实夹杂证。一般来说,虚证转为实证相对较少。   

    5.虚实和表里、寒热的关系   

    表证和里证各有寒热虚实之证,即表寒证、表热证、表虚证、表实证,里寒证、里热证、里虚证、里实证。在里证中还有虚寒、虚热、实寒和实热证的证候。虚寒证即阳虚证,虚热证即阴虚证,实寒即里寒证,实热证即里热证。

    (四)阴证、阳证的形成、临床表现和辨证鉴别要点   

   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,用以统括其余的六个方面。   

    1.阴证和阳证的概念   

    中医学用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,概括说明人体一切生理、病理现象。因此,阴阳可以归纳表、里、寒、热、虚、实的六种证候,是辨证的总纲。表、热、实证属阳证,如气病属阳,腑病属阳,而阳热证则指实热证。里、寒、虚证属阴证,如血病属阴,脏病属阴,需要指出的是,临床上所说的阴证多数指虚寒证。   

    2.阴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   

    阴证的形成,多由于年老体衰,或内伤久病,或外邪内传五脏,以致阳虚阴盛,功能衰减,脏腑功能降低,常见于里证的虚寒证。其在临床常表现为无热恶寒、四肢逆冷、息短气乏、身体沉重、精神不振、但欲卧寐、呕吐、下利清谷、小便色白、爪甲色青、面白舌淡、脉沉微等症状。阴证以见寒象为辨证要点。   

    3.阳证的临床表现和辨证要点   

    阳证的形成,多由于邪气盛而正气未衰,正邪斗争处于亢奋阶段,常见于里证的实热证。其在临床常表现为身热、恶热不恶寒、心烦口渴、躁动不安、气高而粗、口鼻气热、目睛了了不寐、或目睛视物模糊或目赤多够、面唇色红、指甲色红、小便红赤、大便或秘或干、舌质红绛、脉滑数有力等症状。阳证以见热象为辨证要点。   

    4.阳证和阴证的鉴别    

    一般来说,阳证必见热象,多见身热、恶热、烦渴、脉数;阴证必见寒象,多见身寒肢冷、无热恶寒、精神萎靡、脉沉微无力。   

    阴阳本身的病变,即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所引起的病变,还有阴虚、阳虚,亡阴、亡阳等证候。   

    阴虚与阳虚,是机体阴阳亏损而导致的阴不制阳、阳不制阴的证侯。故阴虚证的临床表现,除见形体消瘦、口燥咽干、眩晕失眠、舌红脉细数等阴液不足的证候外,还常伴见五心烦热、潮热盗汗、舌红绛、脉数等阴不制阳、虚热内生的证候。阳虚证,则除见神疲乏力,少气懒言,蜷卧嗜睡,脉微无力等气虚功能衰减的证候外,还常兼见畏寒肢冷、口淡不渴、尿清便塘或尿少肿胀、面白舌淡等阳不制阴,水寒内盛的证候。   

    亡阴与亡阳,是属于疾病过程中的危重证候,大都在高热大汗、剧烈吐泻、失血过多等阴液或阳气迅速亡失的情况下出现。它们的临床表现,除了原发疾病的各种危重症状外,均有不同程度的汗出。   

    但亡阴之汗,汗出热而豁,兼见肌肤热、手足温、口渴喜冷饮、脉细数疾按之无力等阴液欲竭的症状,   

    亡阳则大汗淋漓,汗清稀而凉,兼见肌肤凉、手足冷、口不渴喜热饮、踌卧神疲、脉微欲绝等阳气欲脱的症状。   

    由于阴阳是互根的,阴竭则阳气无所依附而散越,阳亡则阴无以化生而告竭,所以亡阴与亡阳,难于截然割裂,只是有先后主次的不同而已。   

    此外,还有一些病证,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,也可分别归属于阴阳两类证候之中,这些都是就这些病变的特性和相对病变的关系而言,并不是说这些病变都是由阴阳本身的变化所引起的,所以它们不属于阴阳本身病变的范围。



    中医药膳食疗



    《中医药膳食疗》这本著作:

    1.重点将药食同源药物和保健品类药物在书中重点罗列出来,并记载了药食同源药物的常用药膳,药食同源药物在书中用*号标出。

    2.按照执业药师的标准将临床常见病罗列出来,并对每种常见病进行辨证施膳,体现了施膳的常见性和实用性。

    3.本书书后附有药食同源药物的彩图。

    团队几年的辛苦奋斗,首次将101种药食同源药物进行整理并加上常用药膳,希望能为大家合理施膳提供参考,为大健康发展尽一份力。这本书也是首次将药食同源进行整理,市场到目前为止还没见到这样的书籍。




    免责声明:
    一、如有文章转载自国内外公开媒体报道,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本网站不对其中包含或引用的信息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对于任何因直接或间接采用、转载网站提供的信息造成的损失,本网站均不承担责任。如因使用本网站资料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,使用者应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
    二、本网站标明转载文章的出处,并保留转载文章在原刊载媒体上的署名形式和版权声明(如有),但本网站对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属和权利瑕疵情况不承担核实责任。如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转载的文章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,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意见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,中医药膳食疗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采取相应措施。
    三、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、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,视为自愿接受本声明的约束。
    四、本免责声明以及其修改权、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中医药膳食疗网所有。
   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速与本网站联系。

   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

      暂无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
    我来说几句吧

    验证码: 看不清楚?
    关于我们 诚邀合作 联系方式 意见反馈 百度统计进入手机网站

    中医药膳食疗网 豫ICP备15027070号-1
    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
    联系电话:13560051131
    技术支持:优创科技

    中医药膳食疗网淘宝二维码 淘宝
    中医药膳食疗网微店二维码 微店
    中医药膳食疗网新浪微博二维码 微博
    中医药膳食疗网微信二维码 微信
    中医药膳食疗网手机网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