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网站首页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 / 药膳食谱 / 华北地区
    华北地区

    地方特色膳食——多菜系融合的北京菜

    2017/10/20 9:10:32 次浏览 分类:华北地区

    北京,我国六大古都之一,它自春秋战国以来一直是我国北方的军事重镇,先后有辽、金、元、明、清五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。很早就成为全国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外交中心,各族大量人民定居于此,世界各国及我国各地文化会聚京城。正是有如此特殊的历史地位、特殊的地理环境、政治环境,便形成了以当地民间饮食为基础的,集南北各地烹任技艺之长,自成体系的“北京菜”。 明末清初,在朝廷中做官的大多是山东人,为了适应需要,许多山东人在北京开了饭馆,具千年历史的“鲁菜”被引进了京城。同时由于受到顾客的饮食习惯、口味以及交通不便带来的原料来源问题等多种因素的影晌,与时俱进得将菜肴在使用原料、操作方法以及菜肴特点等方面加以改进,以适应北京人的口味和习俗。解放后,经过改良的山东菜正式更名为北京菜,成为北京菜系中的一部分。

    北京烤鸭

    另外宫廷菜对北京菜的影响也很大。由于辽以来各朝均建都北京,使北京菜可以继承各代宫廷饮食。宫廷菜的形成经历了一个“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”的过程。宫廷厨师当时为满足帝王的需要,取各地风味之精华改进成宫廷菜,而历代宫廷菜又直接渗入北京城饮食,对北京菜的形成发展做出贡献,特别是明王朝建都北京以来影响最大。其主要体现在制作技法上,如:选料精,下料狠,注意保持原料、原汤原味,擅长山珍海味、牛羊肉的烹制等等,这些特点已经成为北京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。北京菜的宫廷菜是任何菜系里不可有的。而且北京菜的体系里实际上还包含了河南菜、山西菜、东北菜、蒙古菜、官府菜及清真菜的特点,可称之为融合菜系。它不但滋味各别,而且有独特的进食方式,如烤鸭、烤肉、涮羊肉这三大代表,各有各的进食方式和烹调技法,这也是其他菜系所不能相比的。其中涮羊肉可以追溯到辽代,墓壁画中就有众人围火锅吃涮羊肉的画面。

    北京饮食中,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名食,如:原为清宫小吃的千层糕(88层),随着清王朝建都北京而出现的美食萨其马,“致美斋”的名点萝卜丝饼,谭家菜中的名点麻茸包,“正明斋”的糕点,“月盛斋”的酱牛肉,“天福号”的酱肘子,“六必居”和“天源酱园”的酱菜,“通三益”的秋梨膏,“信远斋”的酸梅汤等。最具有特色的要算是烤鸭和涮羊肉。烤鸭是北京的名菜,最早的烤鸭店老便宜坊是明永乐十四年(公元1614年)从南京迁来的,源出江南;但北京鸭是人工饲养的优良品种,烤制上又有明炉、焖炉之别,故北京烤鸭已远非南京烤鸭所能比。北京烤鸭是具有世界声誉的中式菜式。用料为优质肉食北京鸭,用果木炭火烤制。它以色泽红润,肉质细嫩,味道醇厚,肥而不腻的特色享誉海内外。且历史悠久,距今已经1600多年,号称天下第一吃,是清代宫廷御菜。北京鸭属水禽,肉质细腻,口感良好,营养丰富,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,在人体内不积蓄,人体吸收后能软化心脑血管。鸭的表皮中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,是美容佳品。

    明人讲茶、讲水,明人笔记中记北京谚语有“翰林文章、太医药方、光禄茶汤、兵部刀枪”,其中“光禄茶汤”是指光禄寺的茶汤。(光禄寺不是庙,是个政府机关,是管皇家祭祀龙壶、爵及皇帝御厨酒醋等杂物的。)茶汤分荤、素两种,素的又叫油炒面,用香油炒面粉,炒熟至黄色,加熟核桃仁等,吃时先盛两勺干面,放点凉开水,调成浆,然后用滚开水冲成糊状,加红糖食之,和广东人吃的芝麻糊差不多。这是老北京人喜欢吃的食品,尤其喜欢买来喂小孩。这种食物有脂肪,富营养,易消化,吃起来方便,给儿童吃最相宜。又因它是素的,庙里的和尚也喜欢食。用来接待香客,也是极为方便的。荤的则名为油茶,最好的是牛骨髓油茶,把牛骨中的油取出来,就是一般说的牛骨髓油了。用这种油炒面粉至浅黄色,再加核桃肉、青丝、红丝、白糖混合起来,吃时也像调茶汤或调藕粉一样,热乎乎的一碗,这就是牛骨髓油茶了。这比茶汤好吃得多,营养价值极高,北京天气冷,吃这种高热量的食物,具有明显的抗寒作用,也是十分耐饥的食品。老北京常常整斤地买回去,天天早上冲了当早点吃。也有买了牛骨髓油自己炒的。炒这个并不难,把面粉倒在炒菜锅里,一边炒拌,一边加油,把面炒成略带黄色,把油加到扑鼻喷香就可以了。


    中医药膳食疗




    《中医药膳食疗》这本著作:

    1.重点将药食同源药物和保健品类药物在书中重点罗列出来,并记载了药食同源药物的常用药膳,药食同源药物在书中用*号标出。

    2.按照执业药师的标准将临床常见病罗列出来,并对每种常见病进行辨证施膳,体现了施膳的常见性和实用性。

    3.本书书后附有药食同源药物的彩图。

    团队几年的辛苦奋斗,首次将101种药食同源药物进行整理并加上常用药膳,希望能为大家合理施膳提供参考,为大健康发展尽一份力。这本书也是首次将药食同源进行整理,市场到目前为止还没见到这样的书籍。


    免责声明:
    一、如有文章转载自国内外公开媒体报道,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本网站不对其中包含或引用的信息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对于任何因直接或间接采用、转载网站提供的信息造成的损失,本网站均不承担责任。如因使用本网站资料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,使用者应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
    二、本网站标明转载文章的出处,并保留转载文章在原刊载媒体上的署名形式和版权声明(如有),但本网站对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属和权利瑕疵情况不承担核实责任。如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转载的文章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,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意见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,中医药膳食疗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采取相应措施。
    三、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、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,视为自愿接受本声明的约束。
    四、本免责声明以及其修改权、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中医药膳食疗网所有。
   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速与本网站联系。

   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

      暂无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
    我来说几句吧

    验证码: 看不清楚?
    关于我们 诚邀合作 联系方式 意见反馈 百度统计进入手机网站

    中医药膳食疗网 豫ICP备15027070号-1
    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
    联系电话:13560051131
    技术支持:优创科技

    中医药膳食疗网淘宝二维码 淘宝
    中医药膳食疗网微店二维码 微店
    中医药膳食疗网新浪微博二维码 微博
    中医药膳食疗网微信二维码 微信
    中医药膳食疗网手机网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